萧子云(487-549年) 南朝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字景齐,南兰陵人。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,豫章文献王萧嶷第九子。萧子云从小勤学而有文采。26岁写成《晋书》,30岁任梁秘书郎,后迁太子舍人,著《东宫新记》。后累迁北中郎外兵参军,晋安王府文学、司徒、主簿和吏部长史兼侍中等职。他还善于草隶书法,善效钟元常(钟繇)、王逸少(王羲之)之书,而微变字体,自觉功进,其书亦雅。被梁武帝赞为“笔力骏劲,心手相应。巧逾杜度(东汉草书家),美过崔实,当与元常并驱争先。”萧子云书法名声远播。百济国派使者前来南朝求购其书法作品。时萧子云任丹杨郡丞,使者候于道,见子云,遂迎向前拜谒,曰:“侍中尺牍之美,远流海外,今日所求,唯名迹也。”随之,萧子云挥毫3日,书30纸与百济国使者。太清三年(549年)三月,台城失守,萧子云东奔晋陵,馁卒于显灵寺,时年62岁。
萧子云宅
宋代:黄庭坚
郁木坑头春鸟呼,云迷帝子在时居。
风流扫地无寻处,只有寒藤学草书。
侍宴饯东阳太守萧子云应令诗
南北朝:张缵
仲月发初阳,轻寒带春序。渌池解馀冻,丹霞霁新雨。
良守谒承明,徂舟戒兰渚。皇储惜将迈,金樽留宴醑。
过峡江 其二
清代:李凤翥
和雨鹭涛双峡起,侵岚雉堞半山分。城东十七洞天内,长忆南朝萧子云。
频年曲,答萧荐阶
清代:林占梅
频年不见萧子云,今朝得挹芝兰芬。握谈入座未数语,意味如饮香醪醇。
西窗剪烛认反覆,讶非昔时旧面目。问君缘何太瘦生,道是频年困场屋。
有命休同平子愁,失时宁作刘蕡哭。羡子藉藉名,羡子便便腹。
似此英才久不售,我欲更向成都为君一问卜。如谓文无灵,韩潮、苏海岂非两文星。
千年万载常如在,文章竟是驰风霆。庐陵先生留青盼,能以文章别真赝。
暗里朱衣不点头,高名依旧罗昭谏。毕竟老辈能怜才,不因弃甲笑于思。
客榻预因徐孺下,幕寮独为郗超开。由来爱士同爱将,黄金怎比读书台。
春风桃李开芳宴,棨戟遥临森锁浣。花香驿路酒频斟,醉来两眼直岩电。
虽说为人作嫁衣,所取无讹尽黄绢。一枝玉尺代量才,权衡已操八闽遍。
聊此扬雄作解嘲,得士千人多邦彦。不到九转功,那识金丹鍊。
不步云梯难,怎达凌霄殿。岂无登科年少人,自谓一第能荣身。
我知天欲为君留后福,故使蹭蹬相折服。历尽错节与盘根,大器晚成防其速。
愿君勿牢骚,愿君勿退缩。从此加精进,中原旋得鹿。
吁嗟乎,梁灏、唐皋下第时,落魄归来还苦读。旋闻杏苑传胪声,千古美谈镌帛竹。
况君正值强壮年,气宇飘飘渺列仙。采我刍荛休自馁,管教稳步瀛州最上巅。
萧侍郎故居
宋代:白玉蟾
玉笥山前萧子云,手携白璧翫青春。
碧坛夜夜松风起,八十二人朝玉宸。
贯休应梦罗汉画歌(一作禅月大师歌)
唐代:欧阳炯
西岳高僧名贯休,孤情峭拔凌清秋。天教水墨画罗汉,
魁岸古容生笔头。时捎大绢泥高壁,闭目焚香坐禅室。
忽然梦里见真仪,脱下袈裟点神笔。高握节腕当空掷,
窸窣毫端任狂逸。逡巡便是两三躯,不似画工虚费日。
怪石安拂嵌复枯,真僧列坐连跏趺。形如瘦鹤精神健,
顶似伏犀头骨粗。倚松根,傍岩缝,曲录腰身长欲动。
看经弟子拟闻声,瞌睡山童疑有梦。不知夏腊几多年,
一手支颐偏袒肩。口开或若共人语,身定复疑初坐禅。
案前卧象低垂鼻,崖畔戏猿斜展臂。芭蕉花里刷轻红,
苔藓文中晕深翠。硬筇杖,矮松床,雪色眉毛一寸长。
绳开梵夹两三片,线补衲衣千万行。林间乱叶纷纷堕,
一印残香断烟火。皮穿木屐不曾拖,笋织蒲团镇长坐。
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,声誉喧喧遍海涯。五七字句一千首,
大小篆书三十家。唐朝历历多名士,萧子云兼吴道子。
若将书画比休公,只恐当时浪生死。
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,于今到蜀无交亲。
诗名画手皆奇绝,觑你凡人争是人。瓦棺寺里维摩诘,
舍卫城中辟支佛。若将此画比量看,总在人间为第一。